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a/20251009/1497.html,/a/20251009/1497.html

一、学科概况

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于2006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首批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2007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批第九轮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5年列入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高水平大学建设学科。2015年,广东省委宣传部决定与学校共建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成为广东省重点建设的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之一。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进入A-层次,2019年、2020年上海软科最好学科排名进入前5%。2019年学科所在学院入选全国重点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目前,博士点具体招生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国外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党的建设。

二、培养方向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The Basic Principles of Marxism)

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按照科学性、整体性、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建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学科。

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The Development History of Marxism)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本方向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对于我们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加深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Study on the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过程中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内在逻辑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

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Research on Marxism Abroad)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是对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理论、思潮、流派的发生、演进及基本思想进行研究的学科。它包括国外共产党的理论家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创新,国外学者、特别是左翼学者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与阐释,以及“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既考察国外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联系性,又注重分析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代世界的变化和演进,以及它对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影响。

5. 思想政治教育(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思想政治教育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专门研究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培养人们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科。主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性质、规律、功能、内容、方法研究,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史与基本经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教育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创新与发展研究,新时代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规律与特点研究,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爱国主义教育与民族精神培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案例研究,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研究,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研究,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干部与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6.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Study on the Basic Problems of Modern Chinese History)

主要聚焦中国在近现代发展过程中提出的一些重大而根本的问题,涉及中国的发展究竟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由谁来领导、如何发展等基本问题。一般应包括:中国近现代史“四个选择”(即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指导、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领导、改革开放)问题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背景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经验和历史规律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历史和规律研究;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经验研究等。

7.党的建设(The construction of the CCP)

党的建设学科是按照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战略方针,以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为重点构建的一个具有交叉性、综合性的二级学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的建设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党的建设学科置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二级学科。本学科立足管党治党的要求和实际,研究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一般理论,包括政党建设的一般理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特点、功能、内在机制、相互关系,党的建设的历史与实践,新时代党的建设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国外政党建设的经验启示等。

三、培养目标

本学科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面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以“宽口径、厚基础、强专业、重创新”为培养方式,致力于培养信仰坚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专业能力强、人文素养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人才。

1.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正确的理论研究取向和良好学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熟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经典文献,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方法与教育对象的特点。

3.有比较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和专业基础知识,能够较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和分析现实社会问题和国内外各种社会思潮,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4.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成为本专业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骨干人才。

四、学制和在校学习年限

博士生基准学制为3年,具体以录取当年招生目录为准。在学制内未完成学业的,可根据最新版《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延长学习年限。

五、培养方式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学校要求,采取指导组集体负责和导师个人指导相结合的培养方式。要求拓宽学术视野,明确本学科的专业特点,从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两方面进行培养。

入学2个月后,在导师指导下制定研究生个人培养方案。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要求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总学分不低于18学分。其中课程学习不少于13学分,必修环节不少于5学分;硕博连读生学分要求按类别设置,主要采用“2+4”、“3+3”模式,硕博连读生分别按照硕士生、博士生培养方案的相关要求分阶段完成课程学分。

具体学分安排参见下表。

2.课程设置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生课程类型主要有必修课、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其中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学科基础课及方向必修课;选修课主要为方向选修课;必修环节包括文献研读、学术报告、中期考核、科研训练、教学与社会实践。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参见下表。

七、必修环节

博士生必修环节主要包括文献研读、学术报告、中期考核、科研训练、教学与社会实践,每项计1学分,总学分不少于5学分。

1.文献研读(必修,1学分)

博士生应完成本学科及导师指定的经典必读书目和重要专业学术期刊的研读,具体目录附后。除经典著作外,其他不同方向再增选方向必读书目。

导师负责博士生文献研读的指导、检查与考核,导师组必要时可进行小组考核,学院必要时可进行统一考核。考核通过计1学分。

2.学术报告(必修,1学分)

博士生应参与10次以上的学术讲座、学术论坛等;或参加1次国内外学术会议,有论文入选,并作口头报告;每学年至少作1次公开学术专题报告。导师负责博士生学术报告情况的监督和审核,学院负责统计,达到规定要求者,计1学分。

3.中期考核(详见《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博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实施细则》)(必修,1学分)

中期考核内容主要包括:

研究生思想政治表现,身心状况等。思想政治表现明显有问题者,中期考核建议不通过;有严重问题者,中期考核建议退学;身心状况有明显不适合攻读学位,中期考核视情况,或者建议休学;或者建议退学。

课程以及必修环节的完成情况、研究课题进展。有两门课程出现问题者,中期考核建议不通过;必修环节未完成者,中期考核建议暂缓。

由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学术委员会、辅导员、学院党委书记、副书记为基本成员成立中期考核小组,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中期考核通过者,方可进入论文写作阶段,计1学分。博士生中期考核在开题后进行,一般应在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进行,如不专门申请延期考核,正常情况下必修在第四学期结束前完成。

论文开题报告纳入中期考核。在论文研究工作过程中课题发生重大变动的,应当重新进行开题报告。

4.科研训练(必修,1学分)

博士生应在导师的指导下至少参加1项课题研究,强化科研创新能力训练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导师负责博士生科研训练考核,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5.教学与社会实践(必修,1学分)

博士生至少应承担1门课程或1个学期的课程助教工作。课程助教与社会实践由马院和导师协同考核,考核合格者,计1学分。

八、毕业要求和标准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生应修满学院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方可毕业。博士研究生在学习期间,要积极参加各项学术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对博士生的科研要求标准为博士生在博士培养阶段须提交其在博士培养阶段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必须与所读学科专业相关,并以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为第一署名单位,同时符合学校相关规定。

九、学位论文

学术论文选题应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研究范围,最好与二级学科研究领域相符合;论文应达到一定的学术水平、符合学术规范,必须通过学院、学校必要的查重,方可送出外审,必要时通过预答辩决定是否外审;外审没有问题,符合学校相关规定,方可进入正式答辩。

学校规定,具体参见《beat365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华师2020〕14号)

十、其他规定

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从2021级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