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举办集体备课会

/a/20250915/1441.html,/a/20250915/1441.html

2025年9月5日下午,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桃李园唯实厅成功举办了新学期备课交流会。本次会议旨在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学质量,共同探索思政课教学创新路径。

微信图片_20250905205438_25_57~2.jpg


会议伊始,教研室教师进行了自我介绍,增进了彼此的了解与默契。随后,多位在教学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分享了他们的宝贵经验。陈璐老师以“深耕教学、教研并进、数字赋能”为主题,强调通过创新课堂活动和课前调研了解学生需求,并介绍了如何借助“课程智能体小思”等数字工具赋能教学。周懿老师围绕“聚焦‘三度’融合,打造有‘活人感’的思政课”展开分享,提出以“温度”增强课堂吸引力,以“深度”提升说服力,以“高度”体现引领力,实现教学与竞赛的良性互动,打造既有感染力又有理论深度的思政“金课”。蔡臻臻老师指出“问题意识是课程的难点”,强调通过钻研教材、回应学生的“青春之问”,并在教学比赛中不断“磨”选题与教学方式。张青兰老师则提醒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全勤率”,更要提升“抬头率”,以扎实的内容和教师的人格魅力征服学生,让思政课真正走进学生内心。

“同行磨课交流”环节,战瑞、王晓隆、万镕今、徐志远、邹静宜等老师分别围绕“领悟人生真谛,把握人生方向”和“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等主题进行了教学设计的初步展示与交流。

“同行评课”环节中,余宜斌老师建议教学中应抓住重点、积累鲜活素材,注重情感与温度;王鹏老师强调要围绕教学提纲规范教学,平衡课堂氛围与考试要求;甘培聪老师提出要准确讲解概念,关注如“人的本质”“人与AI的关系”等学生关切的问题;张青兰老师对新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表示肯定,并鼓励大家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因材施教。

微信图片_20250905205526_29_57~1.jpg

本次备课会内容充实、交流深入,不仅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经验共享,也为新学期的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新动力。教研室将继续推进教学创新,努力打造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和引领力的思政金课。